手足口病(Hand foot mouth disease, HFMD) 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可引起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溃疡,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本病传播途径多,可通过病人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及其污染的手、毛巾、玩具、食具、奶具、手绢、牙杯、床上用品、内衣等传播。在医院诊疗过程中,由于人员密集、患儿之间、患儿与医务人员之间的密切接触、诊疗措施的应用等也可能造成传播。为防止手足口病的医院感染发生,我们根据卫生部发布的《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8年版)》,制定了医疗机构防控手足口病的消毒隔离指引。
1、疾病流行期间,医院应实行预检分诊,并开设专用诊室接诊疑似手足口病人,引导发热出疹患儿到专用诊室就诊,专用诊室和收治手足口病患儿的病房应有清晰的隔离标志。诊室内应保持良好的通风,尽量不使用空调,如确需使用空调,每日至少开窗通风三次以上,每次至少30分钟。 应定期清洗空调隔尘滤网,使用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擦拭防尘网表面。候诊及就诊区域可使用紫外线灯进行照射,每天2次,每次60分钟。
2、候诊及就诊等区域应采用湿式清洁方式,每天2次使用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拖地,作用30分钟。候诊及就诊等区域内患儿可能接触的墙面、桌椅、游玩设施等和医务人员的诊桌、诊床、鼠标、床头柜表面每天2次使用有效氯250mg/L的消毒液擦拭作用30分钟。
3、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应佩戴口罩,诊室内配备洗手相关设施和手部消毒液。诊疗、护理每一位病人后,均应认真洗手或用有效碘5000mg/L的消毒剂进行双手消毒;如接触患儿的疱疹液、唾液等应戴手套,手套在每例病人之间应更换,脱去手套后应及时洗手。
4、诊疗、护理病人过程中所使用的非一次性的仪器、物品(如呼吸机、监护仪器、听诊器、压舌板等)要用有效氯250~500mg/L的消毒液擦拭或浸泡,作用30分钟 。
5、同一间病房内不应收治其他非肠道病毒感染的患儿。重症患儿应单独隔离治疗。
6、 对住院患儿使用过的病床及桌椅等设施和物品必须进行终末消毒后才能继续使用。
7、加强医疗机构内卫生间的通风,每天用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对厕所环境进行喷洒或擦拭,对厕所内的水龙头、门把手等设施加强清洁消毒,清洁用品使用后还要用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浸泡消毒30分钟,应尽量保持干燥。如有幼儿使用的便器,应及时清理,并用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浸泡120分钟;某些没有单独医疗污水处理装置的医疗机构,应加强对患儿的呼吸道分泌物和粪便的消毒处理,粪便可加2倍量10%~20%漂白粉乳液混匀作用2小时再处理。 清扫或消毒工作要佩戴口罩和手套,处理完毕应及时清洁双手。
8、儿童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应教育患儿在医疗机构内不要到处走动和触摸公用物品,饮前便后及时洗手,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纸巾遮盖口鼻,用过的纸巾应丢弃到有盖垃圾桶中,避免飞沫污染他人。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
9、医疗机构开展环境清洁治理和灭蝇、灭蟑螂为重点的爱国卫生运动;若蝇密度较高,可用溴氰菊酯和顺式氯氰菊酯按25mg ai/m2在厨房及周围环境进行滞留喷洒灭蝇;厨房、诊疗室、病房等可使用市场销售的、有农药登记证的灭蟑饵剂灭蟑螂。
10、 医疗机构发现手足口患者增多或肠道病毒感染相关死亡病例时,要立即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和疾控机构报告。
附录:正确的洗手方法
正确的洗手方法是个人良好卫生习惯重要内容之一,能有效的防止肠道病毒的传播。在与患者接触后,触摸眼、口、鼻前,打喷嚏或咳嗽后,如厕后,带口罩前及摘口罩后,接触公共设施如扶手、门柄、电梯按钮、公共电话后、从外面回家后等均应及时洗手。推荐较合理的五步洗手法:湿、搓、冲、捧、擦。
一、湿
在水龙头下把手淋湿,擦上肥皂或洗手液。
二、搓
手心、手臂、指缝相对搓揉20秒:
(一)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摩擦;
(二)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搓擦,交换进行;
(三)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摩擦;
(四)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搓擦,交换进行;
(五)弯曲各手指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搓擦,交换进行;
(六)搓洗手腕,交换进行。
三、冲
用清水把手冲洗干净。
四、捧
用清水将水龙头冲洗干净,再关闭水龙头。
五、擦
用干净的毛巾/纸巾擦干或烘干机烘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