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吸虫的生活史包括卵、毛蚴、母胞蚴、子胞蚴、尾蚴、童虫和成虫等阶段。
6种人体血吸虫的生活史大致相同。终宿主为人或其它多种哺乳类动物,中间宿主为淡水螺类。
日本血吸虫成虫寄生于人和多种哺乳动物的门脉-肠系膜静脉系统,雌虫产卵于肠粘膜下层静脉末梢内。一部分虫卵循门静脉系统流至肝门静脉并沉积在肝组织内,另一部分虫卵经肠壁进入肠腔,随宿主粪便排出体外。不能排出的卵, 沉积在肝、肠等局部组织中逐渐死亡、钙化。 排出体外的虫卵必需入水才能进一步发育。入水后,卵内的毛蚴孵出,如水中有钉螺,即利用其头腺分泌物的溶组织作用及纤毛的摆动和虫体的伸缩钻入螺体内,再经过母胞蚴、子胞蚴的无性繁殖阶段发育成尾蚴,尾蚴自螺体逸出并常在水的表层游动,当人或其它哺乳动物与含尾蚴的水(疫水)接触时,尾蚴利用其腹吸盘前后两组穿刺腺的分泌物及尾部的摆动和体部的伸缩,迅速钻入宿主皮肤,脱去体部的皮层和尾部后,转化为童虫。童虫穿入静膜或淋巴管的童虫随血流或淋巴液到右心、肺、再到左心,运送到全身。胃动脉和肠系膜上、下动脉的童虫可再穿入小静脉随血流进入肝内门静脉,虫体在此停留并经过一段时间的发育后,雌、雄合抱移行至肠系膜静脉,并在此发育至完全成熟,交配,大约在感染后5周开始产卵。